CRISPR-KI

By Kaiyi Fu

实验原理

CRISPR-Cas9基因敲入(KI, Knock in)是指Cas9内切酶切割双链DNA时,同时提供一段与靶基因高度同源的DNA修复模板,生物体即可启动HDR修复路径,将一段外源DNA定点插入基因内部。KI的外源基因可以是具有蛋白表达功能的编码基因,可以是参与基因调控的DNA元件,也可以是一段没有功能的DNA序列等。在该修复路径中,需要将一段与预期编辑位点上下游紧邻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的DNA修复模板、特异的gRNA和Cas9核酸酶一起引入细胞中。在高度同源性DNA模板存在的情况下, HDR机制可以通过同源重组将一段DNA精准地插入特定的基因组位点。

目前CRISPR/Cas9 Gene Knock in系统可用于目的基因引入点突变,从而模拟人类遗传疾病模型;或者将报告基因(如EGFP,mCherry,BFP等)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引入目的基因的特定位点,从而可以通过报告基因的表达跟踪目标基因的表达;亦或将功能缺失的DNA片段修复为有功能的DNA片段,即可实现基因治疗的目的。

参考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tWBEdDL4OyAgZrUgynTIXg

实验流程步骤

有多种方法,包括直接转染Cas、sgRNA、donor质粒(PPP)、质粒+RNP(PRNP)电转、以及PCR产物+RNP(PCRNP)电转等。总体而言更推荐PCRNP法,阴性对照产生荧光的概率更低,具体步骤可以参见下一章节(Cas9-RNP电转染)。

更详细的protocol可参考文献:Rapid generation of homozygous fluorescent knock-in human cells using CRISPR–Cas9 genome editing and validation by automated imaging and digital PCR screening

(Nature protocol,2025)

1、sgRNA的设计

设计原则:gRNA位置应尽可能靠近插入位点的位置(理想情况下,距离小于10 bp),或直接在起始或终止密码子内选择一个NGG片段。

针对目的基因的CDS的最后一部分,通过网站评分综合选择,选择效率高的sgRNA。

随后将设计好的sgRNA构建到载体(例如PHB-pSpCas9(BB)-2A-Puro(PX459))上,或直接用化学合成的sgRNA。

2、设计donor质粒

  • 设计并制作两端同源臂(homologous arm):截取sgRNA靶点上游500-1000bp左右的序列,制作左同源臂(HA-L);截取sgRNA靶点下游500-1000bp左右的序列,制作右同源臂(HA-R)。

  •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敲入位点,donor需要补齐一些序列,如需将RFP序列插入A基因终止密码子后而sgRNA设计的位置在终止密码前10个氨基酸处,那设计donor时需要将这10个氨基酸对应的碱基序列加在左侧同源臂上。此外,donor质粒上sgRNA序列需要进行同义突变,防止重复编辑。

  • 将需要敲入的基因序列(RFP序列等)放置于左右同源臂之间,一起合成克隆于pcDNA3.1载体上。

可选:制备ssDNA或dsDNA

ssDNA:

  • 双链DNA(dsDNA)和单链DNA(ssDNA)都可以作为HDR修复机制的供体模板。不过,质粒或者PCR片段这样的dsDNA供体模板存在随机整合到基因组上的风险,在准确的基因编辑上的应用是非常有限的。而ssDNA随机整合的风险则大大降低,主要插入Cas9/sgRNA复合物所靶定的位点。与此同时,由于未整合的模板不能正常表达,这样可以更容易地识别并筛选出目的细胞克隆。此外,通过电穿孔方法导入时,ssDNA供体模板对细胞的毒性也要远低于dsDNA模板。

  • 制备ssDNA的方法:Takara Guide-it™ Long ssDNA Production System v2

dsDNA:

  • 制备dsDNA片段与上述同理,根据想要PCR的片段,订购5‘磷酸化的引物(方便细胞进行HDR修复)稀释至40μM,用上述试剂盒内的PrimeSTAR Max酶和推荐的程序对donor质粒进行PCR,每管100μL体系,共PCR 6管。

  • PCR产物纯化:用NucleoSpin Gel and PCR Clean-Up kit进行产物纯化。每管100μL产物添加200μL NT1,然后分别过柱子,用NT3洗涤2遍。最后用20μL电转的GE buffer依次洗脱6个柱子的DNA,取1μL,稀释10倍后测浓度,同时跑胶观察位置。最终PCR产物的浓度在1-2μg/μL,可用于PCRNP电转。

  • 具体参考Rapid generation of homozygous fluorescent knock-in human cells using CRISPR–Cas9 genome editing and validation by automated imaging and digital PCR screening

3. 增强HDR修复的若干手段

1、添加细胞周期阻滞剂(可能导致细胞死亡)

  • 由于HDR主要发生在细胞周期的S期和G2期,可将细胞周期同步到HDR发生阶段来提高同源重组修复效率。

  • 实验前12-16h,向培养物中添加细胞周期阻滞剂诺考达唑(Nocodazole),最终浓度为0.3 μmol/L。置于37℃,5% CO2条件下培养12-16 h。但需注意诺考达唑可能导致细胞死亡。

诺考达唑配置

1)1μL 10mM 诺考达唑 in DMSO(源叶 T92302 ,即3013ng)溶于1mL H2O,得到10μM(3013ng/mL)溶液

2)33μL 10μM溶液+970μL 培养基,得到0.3 μM/L(100ng/mL)诺考达唑的培养基

2、NHEJ抑制剂:

  • SCR7:

    • SNCR7是一种特异性 DNA Ligase IV 抑制剂,其阻断非同源性末端连接(NHEJ);

    • 在转染后的培养基中加入SCR7(10mM贮存液,1:10000稀释),使其浓度为1μM。后续继续保持1μM浓度直至分析。

  • Nedisertib/M3814:

    • DNA-PKcs 活性位点的小分子抑制剂

    • 使用浓度:文献中使用1、2、2.5μM等浓度梯度,电转半小时后添加

https://sg.idtdna.com/page/support-and-education/decoded-plus/improving-efficiency-of-homology-directed-repair-hdr-with-alt-r-hdr-enhancer-v2/#:~:text=The%20new%20Alt-R%20HDR%20Enhancer%20V2%20is%20a,cultured%20human%20cell%20lines%20compared%20to%20untreated%20cells.

4、将sgRNA-Cas9、修复DNA模版共转目的细胞

  • lipo2000转染质粒(6孔板):

    • 取EP管,加入适量(150μl/孔) Opti-MEM,加入适量(5-10μl/孔)Lipo2000混匀,室温下静置5分钟。

    • DNA稀释液:根据DNA的种类不同,分别于EP管中加入150μl/孔Opti-MEM,再加入2μg/孔质粒(knock-in:donor质粒 1ug/孔PX459 Cas9-sgRNA质粒 1ug/孔)DNA轻轻混匀。

    • 将Lipo2000稀释液加入到各DNA稀释液中,轻柔混匀,室温静置30min,形成DNA-Lipo2000复合物。

    • 将制备好的DNA-Lipo2000复合物分别加入细胞培养基中,将培养板轻轻摇动使复合物分布均匀。并在4-6h后更换完全培养基。放入37℃ 5% CO2培养箱培养24-48h。

  • 电转染(效率更高,毒性更小):

    • 参见下一章节(Cas9-RNP电转染)

5. 抗生素筛选,检测荧光

目的基因敲入需要根据gRNA质粒里面的荧光进行筛选或者进行抗生素抗性筛选,然后通过PCR等手段检测基因是否敲入(对照组细胞在抗生素筛选1-2周后应死亡或无荧光)。

6. PCR检测基因组

为了证实在基因组DNA中敲入基因(如GFP),设计靶向GFP上游的5’同源臂和靶向GFP下游的3’同源臂的一对引物。对照PCR产物大小即可知敲入是否成功。也可以设计引物1靶向GFP上游的5'同源臂和靶向插入基因内的引物2。

7. 单克隆分选

前期工作:准备2个96孔平底板,在96孔板的四周加上100ul的PBS(含双抗),中间6×10的孔中。

稀释细胞:将细胞倍比稀释至100个/mL,取1.5mL稀释液至加样槽,加入13.5mL培养基,用排枪每孔加入加入100ul细胞悬液(平均1-2个细胞/孔)。最后用无菌的parafilm封好四周。将细胞放回培养箱中培养,等待细胞分裂增殖到超过50%汇合度(一般会需要2周时间)。

单克隆消化传代:在显微镜下确认单克隆孔,吸去培养基,加入~50μL每孔胰酶消化,再加入200μL培养基终止,平均传到两块96孔板中(150 μl每孔),一块用于传代,一块用于PCR鉴定。

单克隆鉴定:通过设计引物,利用单克隆检验试剂盒(源井生物)进行PCR,检测基因是否敲除。为进一步验证,将PCR产物送去Sanger测序。

将敲入正确的多个单克隆进行扩增并冻存。需要注意的是尽可能多留几株不同的单克隆,以免某些单克隆的细胞特征与WT细胞差异过大。

Last updat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