肿瘤球+3D侵袭+克隆形成
By Kaiyi
3D肿瘤球生长/侵袭实验步骤
可以选用低吸附的Corning 96孔U型板,也可以用碧云天包被液提前将普通96孔U型板包被;
包被步骤:
在超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内,向U形底96孔板每孔加入40μl包被液。注:加液时需避免出现气泡。
盖上U形底96孔板盖子,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静置至少10分钟。注:延长静置时间,效果会更佳,例如将包被液置于培养箱过夜直至孔板中的液体完全挥发。
取出培养板,小心吸去包被液,避免触及底部包被区(可以将96孔板倾斜,枪头抵住圆底侧壁吸液)。
培养板在超净工作台内继续静置干燥至少10分钟(可以开盖加快干燥速度),然后进行细胞接种。注:延长静置干燥时间,效果会更佳。
消化肿瘤细胞并计数,将细胞悬液浓度调整至2-5×10^4cells/mL,备用;
取2000-5000个细胞,打入圆底96孔板(确保已经板底已经干燥,贴壁轻轻加细胞);
125G离心10min;
置于培养箱培养7天;
如观察侵袭,在第3天向培养基中加入Matrgel基质胶(100μL培养基加入50μL),观察侵袭表型。
肿瘤球形成实验:表征肿瘤干性
参考文献:Organoid modelling identifies that DACH1 functions as a tumour promoter in colorectal cancer by modulating BMP signalling;SIRT6 Suppresses Pancreatic Cancer through Control of Lin28b
消化HCT116细胞,用PBS洗涤两次,并计数。将500个细胞铺在低吸附96孔板中,该孔板含有200毫升无血清Sphere formation medium;
Sphere formation medium配比:
DMEM/F12;
0.2%(20μM/mL) B27 (Thermo Fisher Scientific);
10或20 ng/mL 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EGF (Sino Biological Inc.) ;
10或20 ng/mL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 (PeproTech China, Jiangsu, China) 。
每3天加入100μL培养基;
十天后,拍照并计算肿瘤球形成的数量。
3D侵袭实验步骤
提前取出-20℃保存的基质胶(Matrigel, Corning),在4℃解冻,随后置于冰上;
期间消化肿瘤细胞并计数;
取200μL基质胶+200μL鼠尾胶原I(Rat tail collagen I, Corning),混匀后立即加入1×10^5个MC38细胞,吹打混匀,加至共聚焦小皿底部中央;
凝固后在基质胶上加200μL培养基,置于培养箱培养;
如细胞带有荧光,48-72h后,吸去培养基,用PBS洗涤一次,用聚焦拍照;
如不同组的细胞增殖速度改变(可以用丝裂霉素(Mitomycin)或者放线菌酮(Cycloheximide)处理细胞,排除细胞增殖对结果的干扰);
如细胞没有荧光,可以加入500μL 37℃提前预热的活细胞染料(Calcein green,CellTrace Red CMTPX等),避光孵育30-60min,PBS充分洗涤后用共聚焦拍照,594nm波长处观察。
平板克隆形成
将细胞消化,稀释成1000-3000个细胞/mL,加入6孔板;
2周后弃去培养基,4%甲醛固定20min,结晶紫染色,自来水轻轻洗涤,晾干后在背光板拍照观察。
软琼脂集落形成(Soft agar assay)
又称为非锚定依赖性生长实验(Anehorage independent assay)
(1)配置琼脂:提前配置1.2%和0.7%琼脂(低熔点Agarose 加蒸馏水配置),高压灭菌后4摄氏度冰箱保存。铺板当天微波炉或烘箱加热融化,提前置于37摄氏度培养箱/烘箱中,为避免反复加热失效,建议分装。
(2)配置2×培养基:提前配置含20%FBS和2%双抗的相应细胞的培养基,37℃预热。
(3)铺下层胶:根据铺板孔数,按1:1比例混匀1.2%Agarose和预热后的2×培养基,6孔板每孔加2毫升混合液(吸二打一,尽量不要吹入气泡),摇匀6孔板,在室温条件下等待冷却凝固。
(4)制备细胞悬液:将对数生长期的单层细胞常规消化离心收集细胞沉淀。重悬细胞沉淀,计数,倍比稀释至5×10^3-5×10^4个/mL(如5*10^5 → 5*10^4 → 5*10^3/mL)。
(5)铺上层胶:根据铺板数量,按1:1比例使0.7%Agarose和预热后的2×培养基混匀,每组取6毫升混合液于15mL管中(每组3个孔),分别向管中加入300微升细胞悬液(每孔500个,数量可调整),充分混匀后加入已铺下层胶的6孔板中(旋转贴壁加),待上层琼脂凝固后,在上方加200μL培养基。放在37摄氏度培养箱中培养2-3周,每三天向孔板中加入200微升培养基。
(6)观察:以肉眼可见的细胞团作为计数集落的标准,计算集落形成率;显微镜下拍照,统计克隆直径;或用结晶紫染色,统计集落个数。
注:
细胞一定要吹打分散成单细胞悬液;
铺板操作时速度要快,以免造成局部凝固;
第一次实验最好设置细胞接种梯度,如500-1000-2000-5000个/孔挑选出最合适的接种密度
最后铺上一层培养基是为了防止胶干燥,并给细胞补充营养,如果做药物处理,则在培养基中加入药物;
单个克隆细胞数到达50个左右即可固定细胞;
Last updated